儿科专家说,1-3岁的宝宝是发生意外几率最大的,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,再加上很多宝宝处于口腔敏感期,什么东西都想尝尝,所以最容易吞食异物。
据澳洲新快网报道,一名5岁的女童拉蒂莎因误吞了纽扣电池而差点没命。在这起吞食异物的意外事故中,虽然小女孩的妈妈反应及时,但拉蒂莎的食道还是被烧穿了个洞。
而在2013年12月,一名13个月大的英国男童,却因吞食锂电池导致食道和胃部腐蚀穿孔大出血,纵然抢救了9个小时,最终也无力回天,不幸夭折。
因为电池是每个家庭都有的,而大人的防范意识不强,所以伤害是世界性的,在美国,一名两岁的男童因误吞锂电池严重受伤,至今经历了18次手术……
而且宝宝误吞电池后,它会依附在食管上,电池里的危险物质泄漏后会灼伤食道导致食道穿孔。如果停留时间长,毒物还会下行到肺部,造成进一步伤害。
而被毒物侵袭后,孩子最初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,不易引起家长重视,因此将会导致电池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,加重伤害甚至导致死亡。
任何孩子造成危险都是家长防范不当造成的!很多家长总是给宝宝宣讲安全知识,但是孩子听得懂吗?对事物充满好奇的他们,总是要自己亲身体验后,才能真正明白危险。
因此,对小孩子宣讲是没有用的,倒不如把这些危险的小东西收起来,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,那样才最安全。
所以当玩具买回来后,爸爸要检查看玩具是否能够拆卸,那些易脱落或拆卸的零件也可能造成宝宝误吞食。
涵涵小时候有一次吃面条差点卡住,那是因为那次我没有把面条剪碎。所以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,妈妈们要特别注意,不要食物太大块,或者太长条。
快过年了,儿科医生说春节期间,小孩子被坚果类食物卡住的急诊特别多,家长要给孩子吃的时候千万小心,小宝宝一定要磨碎了再给喂,或者不吃。5岁以下大点的孩子在大人的监护下吃。
软糖果冻等食品多含明胶,有弹性,在胃内消化慢,不易溶化变形,误吞后容易在气管或消化道内嵌顿,造成气管、咽喉或消化道堵塞,可致幼儿肠梗阻或窒息等严重后果。
我们小区就有个小女孩,两岁多的时候,在姥姥家玩,吃了姥姥的降压药,一整瓶啊,都给吃下去了。然后幸亏发现及时,抱到医院洗了胃,不然后果实在不堪设想。
2、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异物,比较不容易排出,可托住患儿两肩胛间,让患儿头朝下倒悬,用手用力自上往下方向拍打背部,促使异物排出。
1-3岁的宝宝实在需要家长多费些心,等他们再长大点了就能听懂道理了,你给他讲一些安全知识就容易沟通了。